新闻动态

最新新闻

首页 > 最新新闻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以种质创新为笔,绘就海洋渔业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4/1 16:03:49 点击:

在市委“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下,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勇立潮头,紧扣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聚焦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赛道,以大西洋鲑、南美白对虾等种质研发项目为强劲引擎,全力推动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创新,为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大西洋鲑:攻克“卡脖子”难题,迈出自主繁育关键一步


在大西洋鲑种质研发领域,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包振民院士团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诱导10000余尾大西洋鲑伪雄鱼,实验检测诱导率达到了100%,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更为我国大西洋鲑养殖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研发健康种苗规模化培育和大型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发“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的陆海接力集群式发展新模式。


image.png


大西洋鲑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高端渔业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往,我国大西洋鲑种苗主要依赖进口,种源受限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此次成功突破,意味着未来中国老百姓有望吃上更多自己繁育养殖的三文鱼,满足国内高端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国产化苗种的人工培育,使我们自己的亲鱼产卵、受精和孵化,达到稳定的国内三文鱼养殖产业苗种的供应,将有力推动我国大西洋鲑养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南美白对虾:“蓝茵红优 HY19” 和 “蓝茵速丰 SF18” 项目进展斐然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其中南美白对虾年产量约210万吨,经济价值最高,是对虾产业的主导品种。但我国种虾市场长期依赖进口,培育优良新品种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需求。在南美白对虾种质研发方面,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建立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对虾“育繁推”现代种业体系,并拟申报具有显著优势的“蓝茵红优HY19”和“蓝茵速丰SF18”两个新品种。


image.png

“蓝茵红优HY19” 外观形态(A)和收获规格(B)


“蓝茵红优HY19”新品系,经多代选育杂交,上皮组织色素团富含虾青素,使其呈现独特鲜红色。生产试验显示,该品系体重和体长生长速度分别提升13.65% - 16.64%、4.38% - 5.21%,养殖亩产增长12.83% - 16.19%,且适应海水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为海水养殖业开辟新赛道。


image.png

“蓝茵速丰SF18”的外观形态


“蓝茵速丰SF18”新品系,以生长速度为选育目标,通过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体重和体长生长速度分别提高23.06% - 24.18%、7.15% - 7.43%,养殖亩产提升21.71% - 24.43%,适宜广泛海域及咸淡水区域养殖,有力推动对虾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科技创新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在大西洋鲑和南美白对虾项目上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海洋渔业向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智能化方面,科研过程中运用了大数据分析、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精准育种和养殖过程的智能监测;高端化体现在培育出的优质品种,提升了种质和市场竞争力;集群化方面,培育成果将带动相关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养殖设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绿色化则体现在通过提高品种的抗病性和生长效率,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持续深耕海洋种业领域,以更多的科研成果为青岛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海洋新质生产力赛道上勇攀高峰,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青岛智慧和力量。


作者:刘楠